麦村网导航

麦村网麦村文院麦村工作室-麦村草堂-良山堂)旗下网上交流互助平台:始于公历2018年8月16日辰时吉日吉时,农历二0一八年七月初六辰时,即戊戌年庚申月庚辰日庚辰时。秉持阳光下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传统文化!麦村文院教研部宣

麦村网愿景让美好永相伴!

国学启蒙: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弟子规-朱子家训-论语-唐诗宋词-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

发表时间:2018/07/09 00:00:00  浏览次数:115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三字经》

《三字经》简介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字经》长达768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作者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观而言,《三字经》 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tì)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P< p>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P< p>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

  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 都金陵。

  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莅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国祚废。明太祖,久亲师。

  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

  迨崇祯,煤山逝。廿二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P< p>

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添加

  

  《三字经》有很多版本,因为每一朝结束以后,后一朝代都会把前朝的历史编写进去。

  上面这个版本应该是汉本位的民国作者编写的。因为:根本没有把蒙元和满清算进去,所以只有二十二史。

  请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这个版本。另外的版本,可作他山之石。

  (上接南北混) 元灭金 绝宋世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清世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同光後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後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这是极端美化满清,连蒙元都沾了光的版本,应该是清遗写的。

  後来加入了一些读史的知识,可以参考。

  (上接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P< p>

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返沙碛。太祖兴,称大明。

  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

  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流寇起。

  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

  金之后,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

  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这个版本对满清的描述比较中性,但对蒙元又歌颂了一下,把辽和金都称为夷裔。

  应该是蒙遗写的版本。

  还有其他的版本,立意都不会超过这几个了。

  其实最老的版本到宋朝就结束了。

《三字经》讲解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间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种。我们采用的则是民国年间的增补本。

《三字经》释义</P< p>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P< p>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曰准济。此四渎,水之纪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P< p>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P< p>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P< p>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译文】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P< p>

【译文】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译文】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译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译文】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译文】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译文】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译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P< p>

【译文】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译文】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译文】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译文】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译文】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译文】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译文】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译文】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译文】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译文】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P< p>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译文】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译文】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辩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译文】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译文】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译文】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译文】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译文】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三字经》中的故事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五子登科 </P< p>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著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三字经》学习资源1、嘉嘉玩三字经有声教学软件:

  收录了三字经有声朗读、三字经有声释义、三字经歌曲等内容,适合儿童自学及家长、教师教学用。软件操作界面友好,

  2、三字经学习网:

  介绍最完整的三字经全文阅读和最全的新三字经,详细讲述三字经的起源和作者,以及三字经解释等相关文章。

  3、刘宏毅《三字经讲记》

  刘宏毅教授讲于奥克兰,《三字经》讲座是直剖经义,辅以文字,以经义为纲,文理为目,纲举目张,文义也就自然现前了。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那么一共才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经》,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在看似浅显的词句中,都蕴含了哪些深刻的道理?为什么古人认为,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而对于现代人来说,《三字经》还有什么教育意义吗? 《百家讲坛》特聘请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用风趣幽默的讲述,告诉我们《三字经》背后的故事,阐释《三字经》内含的道理,并通过《三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帮助我们认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何为需要继承的精华,何为应该摒弃的糟粕。因为《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

   xīshíxiánwénhuìzhūnzhūnyùnzēngwénduōjiànduōwén
  • 【解释】对于过去的名言,有好的作用,应该多了解一些,多记住一些。

  • guānjīnjiànchéngjīn

    【解释】以历史兴衰的史实作例子,来指导今天的行动。

  • zhīzhījiāngxīnxīn

    【解释】知道自己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感受。

  • jiǔféngzhīyǐnshīxiànghuìrényín

    【解释】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 xiāngshímǎntiānxiàzhīxīnnéngrén

    【解释】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 xiāngfénghǎochūxiāngshídàolǎozhōngyuànhènxīn

    【解释】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

  • jìnshuǐzhīxìngjìnshānshíniǎoyīn

    【解释】离水近能知道鱼的情况,常在山过,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 zhǎngtuì退shānshuǐfǎnxiǎorénxīn

    【解释】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 yùnjīnchéngtiěshíláitiějīnshūyòngzhíqiānjīn

    【解释】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

  • shūyòngzhíqiānjīn

    【解释】读书只有下苦工夫,才会有文辞精妙的文章。

  • féngrénqiěshuōsānfēnhuàwèiquánpāopiànxīn

    【解释】对人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一吐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给别人。

  • yǒuzāihuāhuāxīnchāliǔliǔchéngyīn

    【解释】想办的事情却没达到目的,没想到会办成的事居然成了。

  • huàhuànánhuàzhīrénzhīmiànzhīxīn

    【解释】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了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

  • qiáncáifènrénzhíqiānjīn

    【解释】钱财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千金的是仁义和道德。

  • liúshuǐxiàtānfēiyǒubáiyúnchūxiùběnxīn

    【解释】水从山上流下滩不是有意的,白云从洞中穿过也是无心的。

  • dāngshíruòdēnggāowàngshuíxìndōngliúhǎiyángshēn

    【解释】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 yáozhīshìjiǔjiànrénxīn

    【解释】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相处长了才了解人心。

  • liǎngrénbānxīnqiánkānmǎijīnrénbānxīnyǒuqiánnánmǎizhēn

    【解释】两个人一条心,日子越过越好;反之则越过越穷,一事无成。

  • xiāngjiànhǎojiǔzhùnánwéirén

    【解释】一两次接触容易处理好关系,长期在一起关系就难处了。

  • xíngjiēyīnshòurénfēngliúzhǐwèipín

    【解释】马跑不起来都是因为太瘦、没力气;人不能扬眉吐气就是因为穷。

  • ráorénshìchīhànchīhànhuìráorén

    【解释】宽以待人是通晓事理的人,而不通晓事理的愚笨人是不会宽以待人的。

  • shìqīnshìqīnfēiqīnquèshìqīn

    【解释】是亲人不当亲人待,不是亲人却当亲人看。

  • měiměixiāngzhōngshuǐqīnqīnxiāngrén

    【解释】对故乡的东西倍感美好;对同乡的人倍感亲切。

  • yīnghuāyóuchūnguānglǎojiàorénwǎngchūn

    【解释】莺花最怕春光逝流过,我们怎么可以让人白白度过大好时间呢?

  • xiāngféngyǐnkōngguīdòngkǒutáohuāxiàorén

    【解释】好友相逢不喝酒,简直太惹人笑话了。

  • hóngfěnjiārénxiūshǐ使lǎofēngliúlàngjiàopín

    【解释】漂亮的女人休要让她老,风流浪子不要让他贫困。

  • zàijiāhuìyíngbīnchūwàifāngzhīshǎozhǔrén

    【解释】在家不会接待客人,出去后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 huángjīnjiǎāwèizhēn

    【解释】黄金没有(不容易)造假,阿魏无真(容易造假)。

  • láizhǔyīngkǒngshìchīrén

    【解释】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打招呼,恐怕这只能是愚人。

  • pínnàoshìrénwènzàishēnshānyǒuyuǎnqīn

    【解释】人穷了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远也会有人去登门。

  • shuírénbèihòurénshuōněirénqiánshuōrén

    【解释】什么人背后不被人说,又有谁在别人面前不去议论人呢?

  • yǒuqiándàozhēnqiánzhēn

    【解释】有钱人说真话(有人相信),贫穷人说话别人怀疑(不相信)。

  • xìndànkànyánzhōngjiǔbēibēixiānquànyǒuqiánrén

    【解释】不信你到筵席上看看,人人都会向有钱、有身份的人敬酒。

  • nàoyǒuqiánjìngchùānshēn

    【解释】闹市是赚钱的地方,只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休养身体。

  • láifēngwēichén

    【解释】来时惊动很大,走时没有任何声响。

  • chángjiānghòulàngtuīqiánlàngshìshàngxīnréngǎnjiùrén

    【解释】长江后浪推动前浪,世上新人层出不穷。

  • jìnshuǐlóutáixiānyuèxiàngyánghuāzǎoféngchūn

    【解释】由于近便因而能够占到便宜。

  • rénjiànjīnshíyuèjīnyuècéngjīngzhàorén

    【解释】过去的人不会见到今天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耀过过去的人。

  • xiāndàowèijūnhòudàowèichén

    【解释】先来后到,先入为主。

  • dàojūnxíngzǎogèngyǒuzǎoxíngrén

    【解释】不要说他来得早,有人比他更早。

  • xìnzhízhōngzhífángrénrén

    【解释】不要太相信什么正直无私,对任何人都要提高警惕。

  • shānzhōngyǒuzhíshùshìshàngzhírén

    【解释】世间树有直的,而人却没有直的。

  • hènzhīyuàntàiyángpiān

    【解释】自己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毛病,不要总是强调他人的影响。

  • jiādōushìmìngbàndiǎnyóurén

    【解释】每个人的一切都是命注定,自己没有办法。这句话宣传天命思想。

  • niánzhīzàichūnzhīzàiyín

    【解释】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最好的时光在春天,一天最好的时光在早晨;一家最好的东西是和睦,保护身体最好的办法在于勤劳。

  • rénzhīxīnshùzhīxīnshùrén

    【解释】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

  • shǒukǒupíngfángchéng

    【解释】如果嘴严了,一切都会保险的。

  • nìngrénqièrén

    【解释】宁可别人对不起我,不要我对不起别人。

  • zàisānshènxīn

    【解释】再三需要重视的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 shēngyóujìnrénshúkānqīn

    【解释】与没见过的老虎还可以亲近,但与很熟悉的人不能够太亲。

  • láishuōshìfēizhěbiàn便shìshìfēirén

    【解释】四处传播是非的人,便是挑拨是非的人。

  • yuǎnshuǐnánjiùjìnhuǒyuǎnqīnjìnlín

    【解释】用远水救火是难办到的,再好的亲戚也不如近处的邻居有用。

  • yǒucháyǒujiǔduōxiōngnànzēngjiànrén

    【解释】一个人有身份有地位的时候朋友很多,但到了危难不行的时候却没人与之交待。

  • rénqíngzhǐzhāngzhāngbáoshìshìxīn

    【解释】人情像纸一样十分脆薄,世界上的事如棋局一样变化万千。

  • shānzhōngyǒuqiānniánshùshìshàngnánféngbǎisuìrén

    【解释】世间千年以上的树是有的,但百岁以上的人却不多见。

  • wēixiūzhòngyánqīngquànrén

    【解释】力气太小的人无法承担太大的重量,说话不被人重视,就不要再去劝解别人。

  • qiánxiūzhòngzāonànxúnqīn

    【解释】没有钱不要到人前去,境遇不好的时候,不要去寻亲探友。

  • píngshēngzuòzhòuméishìshìshàngyīngqièchǐ齿rén

    【解释】一辈子不要做对不起人的事,世上就不会有恨自己的人。

  • shìzhěguózhībǎowèishàngzhēn

    【解释】读书之人是国家的宝贝,懂得礼义的人是国家的栋梁。

  • ruòyàoduànjiǔxǐngyǎnkànzuìrén

    【解释】要想知道戒酒的办法,清醒时看看喝醉人便知道如何做了。

  • qiúrénqiúyīngxiónghànrénshí

    【解释】求人要求英雄,接济人要接济那些急时没有办法的人。

  • shígānzuìhòutiānbēi

    【解释】人最渴是送一滴水就像送甘露一样,人酒醉后再添酒就不应该了。

  • jiǔzhùlìngrénjiànpínláiqīnshū

    【解释】长久在人家里住就会被人家嫌弃;人如果穷了亲戚也会疏远你。

  • jiǔzhōngzhēnjūnzicáishàngfēnmíngzhàng

    【解释】喝酒时不乱说话是好样的,钱财上清楚才是有作为的人。

  • chūjiāchūchéngyǒu

    【解释】像初出家时一样真心诚意,必有诚就;

  • jīnqiānliǎngmíngjiějīngshū

    【解释】积攒黄金千两,也不如通晓四书五经。

  • yǎngjiàoyǎngyǎngjiàoyǎngzhū

    【解释】养儿子不教育就像养了一头蠢驴一样;养女不教育的话就像养了一头猪。

  • yǒutiángēngcānglǐnyǒushūsūn

    【解释】有田不耕仓库就会空虚,有书不读子孙就会愚笨。

  • cānglǐnsuìyuèsūnshū

    【解释】仓库里空虚了日子就会难,子孙愚笨了怎么知晓礼义呢?

  • tóngjūnhuàshèngshíniánshū

    【解释】同你(有修养的人)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

  • tíngqiánshēngruìcǎohàoshì

    【解释】庭前长出吉祥的草,这种好事不如没有。

  • qiúshēngguìxiàgōng

    【解释】要想得到富贵,必须要用气力下工夫。

  • bǎiniánchéngzhīdànbàizhīyǒu

    【解释】经过多年努力也还不够,一旦毁坏却十分彻底。

  • rénxīntiěguān

    【解释】即便人心如铁石,也会在如炉的官法中溶化。

  • shànhuàèhuàyǒu

    【解释】积善不够积恶有余的人必定会遭殃。

  • shuǐtàiqīngréntàizhì

    【解释】水如果太清沏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脾气太急了就不会有智谋。

  • zhīzhějiǎnbànshěngzhěquán

    【解释】读书有知识的人少了,明白事理的人会更少。

  • zàijiāyóuchūjiàcóng

    【解释】在家听从父亲的,出嫁则服从丈夫。

  • chīrénwèixiánjìng

    【解释】愚人怕老婆,贤良的妇女尊敬丈夫。

  • shìfēizhōngyǒutīngrán

    【解释】是非每天都会有,不去听自然也就消失了。

  • nìngzhèngérxiééryǒu

    【解释】宁肯正派行事不够,也不可走邪路。

  • nìngxìnyǒuxìn

    【解释】宁可信他有,不可信他没有,对事要有准备、有信心。

  • zhúmáoshèfēngguānghǎodàoyuànsēngtángzhōng

    【解释】农家田园风光是很好的,恐怕连寺院也比不上。

  • mìngyǒushízhōngyǒumìngshíqiǎngqiú

    【解释】命里有时肯定会有,命里没有的不必强求,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 dàoyuànyíngxiānshūtángyǐnxiāng

    【解释】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都出自书斋之中。

  • tíngzāifèngzhúchíyǎnghuàlóng

    【解释】庭院里有珍稀吉祥的花草和池鱼,以此炫耀自己的富有。

  • jiéjiāoshèng

    【解释】结交朋友应该找超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差不多或不如自己的人不如不交。

  • dànkànsānxiāngjiànchū

    【解释】不信你短短观察几天,就不如初次的印象好了。

  • rénqíngshuǐfèngāoxiàshìshìyúnrènjuǎnshū

    【解释】人情面子象水一样可分高下,世界上的事象天上的云一样变化无常。

  • huìshuōshuōdōushìhuìshuō

    【解释】会说的海阔天空讲事理,不会说的只能家常理短讲身边小事。

  • dāohèndāoshāngrénzhǐ

    【解释】磨刀都想着要磨得锋利,但刀锋利会伤人的手指头。

  • qiúcáihèncáiduōhài

    【解释】寻求财富的时候总嫌少,但钱多了也会害人的。

  • zhīchángzhōngshēn

    【解释】知足者常乐,终身不为金钱受侮辱。

  • zhīzhǐchángzhǐzhōngshēnchǐ

    【解释】凡事要有节制,适可而止,这样一辈子也不会遭到耻辱了。

  • yǒushāngcáishāng

    【解释】有福的人受伤害无非是损失点钱财,无福的人受伤害却要自己去顶。

  • chāzhīháoshīzhīqiān

    【解释】差错虽很小,但造成的后果却很大。

  • ruòdēnggāobēiruòshèyuǎněr

    【解释】人向高处攀登时总感到自己渺小;人向远处走时却总是抱着信心。

  • sānérxíngzài

    【解释】什么事经过再三思考,一定会有好处的。

  • shǐ使kǒuzǒuqiúrénqiú

    【解释】动口不如动手去干,求人不如自己亲自去办。

  • xiǎoshíshìxiōngzhǎngxiāng

    【解释】过去在一起,长大后却各奔东西。

  • cáishíyuànshēngyuàn

    【解释】妒嫉别人的钱财,不能妒嫉别人吃食;别人活着时你可埋怨,人死后就别埋怨了。

  • rénjiànbáitóuchēnjiànbáitóu

    【解释】别人发现头发白了生气,我见了却十分高兴(乐观精神)。

  • duōshǎoshàoniánwángdàobáitóu

    【解释】不少人年纪不大,还不到头发白就死了。

  • qiángyǒuféngyǒuěr

    【解释】墙壁透风,隔墙有耳,要时时提防。

  • hàoshìchūménèshìchuánqiān

    【解释】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很快便传得到处都知。

  • zéishìxiǎorénzhìguòjūnzi

    【解释】贼虽然是小人,但他脑子并不笨,所以我们要小心提防。

  • jūnziqióngxiǎorénqiónglàn

    【解释】君子虽然穷但能安守本份,若小人穷了的话便会胡作非为。

  • pínqióngzàiguìduōyōu

    【解释】人穷可以活得自在,钱财多了忧虑也多,发愁的事并不少。

  • wèifǎnwèichóu

    【解释】不但不感谢我,说我好,反而骂我,以我为仇。

  • níngxiàngzhízhōngzhōngqiú

    【解释】宁可正直做人,不可委曲迁就,以求保全。

  • rényuǎnyǒujìnyōu

    【解释】人如果没有对长远计划的考虑,很快就会遇到困难和问题。

  • zhīzhěwèixīnyōuzhīzhěwèiqiú

    【解释】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里的烦恼;不了解我的人只能说出我表面的需求。

  • qíngtiānkěnzhǐdàilíntóu

    【解释】天气好时不愿意去,直到雨淋头了才动作,错过了时机。

  • chéngshìshuōshuǐnánshōu

    【解释】事情已经成为事实了,就像水已经洒了不能收一样,说了也没用。

  • shìfēizhīwèiduōkāikǒufánnǎojiēyīnqiángchūtóu

    【解释】不管什么是非都是因为话多了引起的,多烦恼的原因是争强好胜的结果。

  • rěnshízhīmiǎndebǎizhīyōu

    【解释】遇到生气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免得惹出以后长期的烦恼。

  • jìnláixuéguīsuōtóushíqiěsuōtóu

    【解释】人要像乌龟一样,情况不利时要将头缩到壳中去,比喻保全自己,伺机而动。

  • cháocháogōngyōu

    【解释】守法遵纪时时平安快乐;欺骗公正,无视道德,只能落得天天烦恼。

  • rénshēngshìcǎoshēngchūn

    【解释】人活在世上,要抓住好时机,因为春光易老,时间太短。

  • hēizhīqínxuézǎokànkànyòushìbáitóuwēng

    【解释】年轻时不知勤学惜时,转眼间光阴逝过,很快便会成为白发人。

  • yuèdàoshíguāngmíngshǎoréndàozhōngniánwànshìxiū

    【解释】月亮到了十五以后会一天比一天光明少去,人到中年后也将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了。

  • érsūnyǒuérsūnwèiérsūnzuòniú

    【解释】孩子们自然会有他们的生活和乐趣,不要为他们当牛作马枉劳神。

  • rénshēngmǎnbǎichánghuái怀qiānsuìyōu

    【解释】人的寿命不会过百岁,却常常为了千年的事情忧虑。

  • jīnzhāoyǒujiǔjīnzhāozuìmíngchóuláimíngyōu

    【解释】今天有酒今天就喝醉,明天的忧愁烦恼明天再说。

  • féngxiǎnchùnánhuíshìdàotóuláiyóu

    【解释】路遇到险处无论如何也要想方法通过去,事情轮到头上想躲避也躲避不了。

  • yàonéngjiǎbìngjiǔjiězhēnchóu

    【解释】药对假病起作用,喝酒却不能解除真正的忧愁。

  • rénpínshuǐpíngliú

    【解释】水平了不会流动,人穷了不要说话,指穷人没有说话的地方。

  • jiāyǒubǎijiāqiúxíngbǎiyōu

    【解释】一家有姑娘,很多人都来求婿;一匹马不走,百匹马也走不了,指因一个人耽误大家的事。

  • yǒuhuāfāngzhuójiǔyuèdēnglóu

    【解释】有漂亮的鲜花饮酒才有意义;有明月才会登楼观赏。

  • sānbēitōngdàozuìjiěqiānchóu

    【解释】几杯酒喝下去,什么道理都通了,如果醉了什么忧愁烦恼也消失了。

  • shēnshānjìngcángměnghǎizhōngliú

    【解释】猛虎需要藏在深山中,细流终究还要归大海。

  • shòuēnshēnchùxiāntuì退nóngshíbiàn便xiū

    【解释】得到恩惠太多时应该退让,称心如意时不要过于骄傲自满。

  • dàishìfēiláiěrcóngqiánēnàifǎnwèichóu

    【解释】要少听或不听事非话,听多了,再好的人也反会成为仇人。

  • liúmíngyuèzàichóuchǔxiàjīngōu

    【解释】只要有五湖在,就会有鱼钓,意思是保住了根本就好。

  • xiūbiéyǒuchùliànqiǎntāntóu

    【解释】劝阻人离开一个不值留念的地方,不要总是恋恋不舍。

  • shízhōngzàisānliúzhù

    【解释】应该失去的,再留也不会留住。

  • rěnráozhuótuì退

    【解释】少说一句,会少生一次气;让人一步,会防止一次纠纷。以和为贵,以忍为高。

  • sānshíháoshíshíjiāngláixún

    【解释】三十岁没有才能,四十岁没有家产,五十岁不能做官,就没有希望了。

  • shēnglùnhúnrènshī

    【解释】态度坚决,死活不要。

  • ēnshēnzhōngyǒubiézhòngfēn

    【解释】与父母恩情再深终究会离开的,夫妻之间感情再重也不会永远在一起。

  • rénshēngniǎotónglín宿xiànláishífēi

    【解释】人们象鸟一样同宿在一个林子里,到寿命终了时却各奔西东。

  • rénshànbèirénshànbèirén

    【解释】人善良了会被人欺负,马老实了,谁都可以骑。意指不要太老实,老实人受欺负。

  • rénhèngcáicǎoféi

    【解释】人如果没有不义之财不会富,马夜里不加草料不会养肥。

  • rénèréntiānrénshànréntiān

    【解释】人们对恶人都害怕,但天不怕;善良的人常常被人欺负,但天不会欺。

  • shànèdàotóuzhōngyǒubàozhǐzhēngláizǎoláichí

    【解释】行为好坏最后都有好坏结果,也只是推迟和提前的问题。

  • huángshàngyǒuchéngqīngrényùnshí

    【解释】黄河水泥沙很多,但有水清的时候,人怎么可能没有运气好的时候呢?

  • chǒngānwēi

    【解释】得到宠爱时要想想忍受屈辱的日子,安居乐业时要多多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

  • niànniànyǒulínxīnxīnchángguòqiáoshí

    【解释】人要常警觉,处处小心谨慎,就像走路过桥一样不要大意。

  • yīngxióngxíngxiǎndàoguìhuāzhī

    【解释】创造英雄业绩的人难免会遇到危险,贪图安逸富贵虽无危险却难以长久。

  • rénqíngdàochūnguānghǎozhǐqiūláiyǒulěngshí

    【解释】世人之间的情谊并不总像春天的景致那样美好;遇到情况也有变冷时。

  • sòngjūnqiānzhōngbié

    【解释】送人送得再远,最后也要分别。

  • dànjiānglěngyǎnkànpángxièkànhéngxíngdàoshí

    【解释】用冷静的眼光盯着横行霸道的人,看你还能活动多久。意指对恶人的蔑视。

  • jiànshìshuōwènshìzhī

    【解释】见了什么也不表态,问什么情况也不知道。

  • xiánshìxiūguǎnshìzǎoguī

    【解释】少管闲时,无事早回家。

  • jiǎruòrǎnjiùzhēnhóngbèipángrénshuōshìfēi

    【解释】假如你做的事十全十美,也会有人说三道四。

  • shànshìzuòèshìwèi

    【解释】好事可以做,恶事不能为。

  • rénqiānjīn

    【解释】答应了的事情,想方设法也要做到。

  • lóngshēnglóngshēngbàoér

    【解释】龙生龙,凤生凤的意思。

  • lóngyóuqiǎnshuǐzāoxiāluòpíngyángbèiquǎn

    【解释】龙到浅水里会遭虾戏弄,虎落平原狗都会去欺负,形容人倒运时在不利环境的遭遇。

  • shǒudēnglóngbǎngshíniánshēndàofènghuángchí

    【解释】一下子考中出了名,但没有十年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皇帝的。

  • shíniánchuāngxiàrénwènchéngmíngtiānxiàzhī

    【解释】十年在寒窗内苦读无人知晓,一下子成了名后天下人都知道。

  • jiǔzhàixúnchángxíngchùyǒurénshēngshílái

    【解释】喝酒欠债的事到处都有,但人活到七十岁的情况却很少。

  • yǎngérdàilǎofáng

    【解释】养儿是为了老有依靠,积攒粮食是为了防止挨饿。

  • túngǒuzhìzhīchùshīshíshǔjiāzhīkǒu

    【解释】对鸡狗猪之类牲畜的饲养和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不能失时,这样一家老少就可以不会挨饿了。

  • chángjiāngyǒushídāngyǒushí

    【解释】生活好时要多想想生活差的时候,不要把本不好的境况当成好日子。

  • shíláifēngsòngténgwángyùnléihōngjiànbēi

    【解释】时运好时,不利的情况也能变好;运气差时,好的局面也有变坏。

  • ménxiūwènróngshìguānkànróngyánbiàn便zhī

    【解释】到别人家里不必打听主人得意与否,看看他们的脸色表情也就知道了。

  • guānqīngshūshòushénlíngmiàozhùféi

    【解释】当官的清廉,下面听差的不会有油水捞;哪座庙里神仙灵,这座庙进得的人就多。

  • quèléitíngzhīquèlángzhīwēi

    【解释】意思是不能发太大的火,不要耍什么威风。

  • ráorénsuànzhīběnshūrénsuànzhī

    【解释】能宽恕别人是做人最之根本,能捐助别人也是至关重要的。

  • hǎoyánnándeèshī

    【解释】说好话很难,讲坏话很容易。

  • yánchūnánzhuī

    【解释】一句话说出口,无法再收回。

  • dàohǎozhěshìzéidàoèzhěshìshī

    【解释】吹捧自己的人是另有用心的人;批评自己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师。

  • féngxiǎnchùdāngshìcáirénxiànshī

    【解释】遇到危险困难应该绕开,不要去硬碰;没有十分的底气和把握,不要争强好胜。

  • sānréntónghángyǒushī;;shànzhěércóngzhīshànzhěérgǎizhī

    【解释】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我可以学习的人;学习人家的好品行,摒弃别人的坏习惯。

  • shàozhuànglǎobēishāng

    【解释】年纪小的时候不努力学习上进,等到年纪大了只有枉自悲伤了。

  • rényǒushànyuàntiānyòuzhī

    【解释】人有善良的愿望,老天都会保佑的。

  • yǐnmǎoshíjiǔhūnhūnzuìdàoyǒu

    【解释】不要一早就汹酒,昏昏沉沉到晚上。

  • yǒushíshòu

    【解释】不要晚上骂妻子,这样一夜都会无人照料你。

  • zhǒngzhǒngdòudòu

    【解释】下什么功夫得什么结果。

  • tiānyǎnhuīhuīshūérlòu

    【解释】天道广大,但决不会漏掉什么东西。法度无边,不会放掉一个坏人。

  • jiànguānxiàngqiánzuòzàihòu

    【解释】每个人做什么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情况而定。

  • níngtiāndòutiānkǒu

    【解释】宁为家多添一斗粮,不要饱后再加饭,指要勤俭节约。

  • tánglángchánzhīhuángquèzàihòu

    【解释】当你在前面干某种事情的时候,哪知后面早有人在盯着你。

  • qiújīnchóngchóngguìdànyuànérsūnxián

    【解释】不求金银财宝越多越好,但愿子孙个个都有出息。

  • bǎishìyīnyuán

    【解释】指夫妻缘分得来不容易,要恩爱珍惜。

  • bǎishìxiūláitóngchuánqiānshìxiūláigòngzhěnmián

    【解释】指夫妻之间的结合是长期修来的,也指好的结果得来不容易,应当好好保护和珍惜。

  • shārénwànsǔnsānqiān

    【解释】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损失的。

  • shāngréndāo

    【解释】一句伤人的话,就好像用刀刺人一样,何必呢?

  • féngchūnyóuzàirénliǎngzàishàonián

    【解释】枯木到了会再次发芽的,但人是不会老了再度还童,须珍惜时光。

  • wèiwǎnxiāntóu宿míngzǎokàntiān

    【解释】指出门在外,要找到地方休息;早起床,多保重,不耽误时间。

  • jiāngjūnéshàngnéngpǎozǎixiàngnéngchēngchuán

    【解释】将相和公候等高级管员额头上能跑马,宰相的肚里也能撑船,指肚量大,风格高。

  • rénláiniánqióngrényǎnqián

    【解释】指富裕的人考虑得长远,贫穷的人常考虑眼前。

  • shìshàngruòyàorénqínghǎoshējiànqián

    【解释】如果你要想得到好的缘分和人缘,把东西给了别人不要钱,指敢于吃亏。

  • shēngyǒumìngguìzàitiān

    【解释】人的生命是命里注定的,富贵是上天安排的,指要人安于天命。

  • shíyuányǒuhuǒnǎiyān

    【解释】石头碰击就会冒出火星,不去碰击连烟都不会冒。

  • wèixuéshǐzhīdàoxuérán

    【解释】人学习才会明白事理,不学习什么也不知道。

  • xiàorénlǎozhōngháidàolǎo

    【解释】不要笑话别人老,自己总有一天也会老的

  • dànnéngběnfènzhōngfánnǎo

    【解释】只要能本分做人,一生都不会烦恼。

  • jūnziàicáizhīyǒudào

    【解释】君子喜欢财富,但要来得正当。

  • zhēnàizhī

    【解释】对于出色的守贞节的妇女,要引导进入礼教的规范。

  • shànyǒushànbàoèyǒuèbào

    【解释】干好事有好的结果,干坏事有坏的报应。

  • shìbàozidào

    【解释】不会没有报应的结果,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

  • rénérxìnzhī

    【解释】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 réndàohǎoqiānrénchuánshí

    【解释】一个人说的情况,不管真假,经很多人一传,似乎便成了真的。

  • fánshìyāohǎowènsānlǎo

    【解释】凡事要办好,必须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教(三老:指古代教化的乡官)。

  • ruòzhēngxiǎobiàn便shīdào

    【解释】在一些小事情上争争夺夺,便会失去大的理智。

  • niánniánfángfángdào

    【解释】每年都要防饥荒,每天夜里都要防备有盗贼。意指事事要注意。

  • xuézhědàoxuézhěhāocǎo

    【解释】学习的人像禾苗庄稼一样十分有用,不学习的人像蒿草一样只作柴烧。

  • yǐnjiǔshíyǐnjiǔgāochùqiěgāo

    【解释】只要有机会喝酒的就喝,只要有玩的地方就玩,指及时行乐。

  • yīnfēngchuīhuǒyòngduō

    【解释】凭借风力吹火,有点力气就行。指凭借别人的力量达到某种目的。

  • yīnyǐnzěnjiàntāo

    【解释】没有会水的渔翁帮助,怎么能下水经风浪。

  • qiúdàochùrénqínghǎoyǐncóngjiǔjiàgāo

    【解释】不到处求人的人,人缘就好;不到处饮酒的人身份也会高。

  • zhīshìshǎoshífánnǎoshǎoshírénduōchùshìfēiduō

    【解释】知道的事情少烦恼自然也会少,认识的人多可能是非也会多。

  • shānshāngrénzhǐrénqíngliǎngmiàndāo

    【解释】上山不怕伤人的虎,只怕人与人之间两面三刀。

  • qiángzhōnggèngyǒuqiángzhōngshǒuèrényòngèrén

    【解释】强人外边还有强人,坏人自会有人来对付。

  • huìshǐ使zàijiāháofēngliúyòngzhuóduō

    【解释】懂得计划的人才不管有钱没钱的家都需要,漂亮的人不在乎穿什么衣服。

  • guāngyīnjiànyuèsuō

    【解释】光阴快得像身出的箭,日月走得像织布机上的梭。指时间过得很快。

  • tiānshírén

    【解释】时机好不如地域好,地域好不如人团结,只要人能团结,没有办不成的事。

  • huángjīnwèiwèiguìānzhíqiánduō

    【解释】黄金没什么可贵的,安静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 shìshàngwànbānjiēxiàpǐnliangwéiyǒushūgāo

    【解释】世界上一切都是次要的,只有读书最重要、最高尚。

  • shìjiānhǎoshūshuōjìntiānxiàmíngshānsēngzhànduō

    【解释】世界上的好话让各种书籍都说尽了,天下有名的山多数都让僧侣占去了。

  • wéishànzuìwèiènántáo

    【解释】多做好人多做善事使人快乐,做坏事有恶行罪责难逃。

  • yángyǒuguìzhīēnyǒufǎnzhī

    【解释】幼羊跪着吃奶,小乌鸦会衔食哺母,只禽与兽都知报恩,而人更应知父母恩,刻尽孝道。

  • wèirénxiánxīnxián

    【解释】你着急他不着急;人没什么事了,心却闲不住。

  • yǐnèyángshànzhíliǎngduān

    【解释】不讲别人的坏处,多想别人的好处。

  • xiánhuòshǎoxiàoxīnkuān

    【解释】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心烦事就少;儿子如果知孝,父亲可以放宽心了。

  • zhuìzèngfǎn

    【解释】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反悔也没有用处了。

  • fānzhīshuǐshōuzhīshínán

    【解释】水已经洒了,怎么可能再收起来呢?在旁边看人家觉得容易,轮到自己学和做就觉得难了。

  • jiāngróngbiàn便zuòděngxiánkàn

    【解释】不要把容易得来的东西,看成平常的事,里面蕴藏着心血与汗水。

  • yòngxīnjiàobānbāncuòtuì退liangshìshìnán

    【解释】只要用心想一想,世界上的事情错综复杂,没有不难的事,需要我们小心应付,谨慎思考。

  • dàobiéyǎngjiābān

    【解释】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养家糊口的目的是一致的。

  • rénshēngzhīshírénlǎotōuxiánqiěshìxián

    【解释】人一辈子也不会知足,老了能挤点时间就挤点时间清闲一下。

  • dànyǒu绿yángkānchǔchùyǒutòuchángān

    【解释】哪里都有拴马的树,条条路都可以通向长安城。指没有难得倒人的事情。

  • jiànzhěxuézhěnán

    【解释】走的道路也许各有不同,但维持生活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 cóngjiǎnshēcóngshējiǎnnán

    【解释】从勤俭到奢侈、享受很容易,但要从享受再到艰苦中去就很难适应了。

  • zhīyīnshuōzhīyīntīngshìzhīyīntán

    【解释】彼此了解的人容易交流,对不了解的人来说,话不投机,空谈无用。

  • diǎnshíhuàwèijīnrénxīnyóuwèi

    【解释】把石头都变成金子,但有的人尚不满足,这里指人心不足。

  • xìnlemàile

    【解释】随着肚子,就把房子卖了也无济于世。

  • rénguānhuāshèrénshè

    【解释】花花世界,就像没有看见;忙忙碌碌,不关你事。指目空一切,专心致志。

  • shuírénàisūnxiánshuírénàiqiānzhōng

    【解释】哪个不喜欢儿孙孝顺,谁不喜爱家藏万担。

  • zhēnxīnkōngjiàoérsūnyǒuérsūn

    【解释】不要多去计较和操劳,儿孙自有儿孙福。

  • rénquànrényǎngérénquànrénjià

    【解释】劝人养鹅、修建房屋,看似好心,实则醉翁之意,这里指别有用心。

  • dànxínghàoshìwènqiánchéng

    【解释】只管多行喜事,多做好事,个人前途、富贵不必刻意追求。

  • xiáshuǐrénshēng

    【解释】河道狭窄水流自然急,关键时刻人则会急中生智、想出办法。

  • míngzhīshānyǒuxiàngshānxíng

    【解释】知道山上有虎,就不要再去了。

  • xíngdàoshìwèichéng

    【解释】路不走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事不去做怎么可能办成呢?

  • rénquànshànzhōngmíng

    【解释】人你不让他去学习,怎么可能成材,就像钟不敲不响一个道理。

  • qiánfāngduànjiǔlínlǎoshǐkànjīng

    【解释】到没钱时才戒酒,到年纪老了才知学习,时间已经太晚了。

  • diǎncéngànchùdēng

    【解释】平时做再多的普通事情,也不如危难时为人做一件好事。

  • wànshìquànrénxiūmánmèitóusānchǐyǒushénmíng

    【解释】许多事情告诉人们不要背着人做昧良心的事,天上的神灵对这一切都是一清二楚的。

  • dàncúnfāngcùnliúsūngēng

    【解释】字面意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可耕之地,也指留下一颗善良的心,传给后代教育子孙。

  • mièquèxīntóuhuǒqiándēng

    【解释】要息灭心头的怒火,多多行善做好事。

  • xīngxīngchángměngměngzuògōngqīng

    【解释】常常反省,时时警觉自身,这样不蒙蒙懵懵处理事务,才能当大管。

  • zhòngxīnglǎnglǎngyuèmíng

    【解释】再多的星星,也不如一个月亮明亮。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

  • xiōngxiānghàiyǒushēng

    【解释】兄弟之间相互危害,还不如一个朋友。指相互惜缘,要珍视亲情。

  • zuòxiǎozhēng

    【解释】只要符合礼义的事就去做,不要只顾争小利而害大局。

  • dānhuāhǎokōngzǎohuāsuīxiǎojiēshichéng

    【解释】牡丹花再好也只不过是让人观赏罢了,枣花虽看不起眼却能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

  • lǎoxiǎorénxīnmíng

    【解释】不能看不起小孩,且知他不是未来的将相;欺人的人,实际上是不明事理的人。

  • suífēngēngchúshōushíbǎomǎnxiècāngtiān

    【解释】按季节种植庄稼,得阳光雨露的润育,丰收不忘耕耘者,不忘苍天雨露情。

  • rěnqiěrěnnàiqiěnàirěnnàixiǎoshìchéng

    【解释】什么事都要忍耐,遇事不冷静不忍耐,会因小事而酿大祸。

  • xiānglùnchěngyīngxióngjiājiànjiàntuì退

    【解释】家庭成员之间争强好胜,虚荣自私,家庭是永远搞不好的!

  • xiánlìngguìèlìngbài

    【解释】贤惠的妻子会让丈夫有自信、有地位,恶妇会让丈夫自郫、毁前程。

  • rényǒuqìngzhàomíngǎnlài

    【解释】一人成功了,大家都感到有了依靠,指一人成功可造福一方。

  • rénlǎoxīnwèilǎorénqióngzhìqióng

    【解释】一个人老了,但壮心不老,一个人虽然穷但志气不穷。

  • rénqiānhǎohuābǎihóng

    【解释】人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花不会长久鲜艳。意指没有一尘不变的事。

  • shārénshùqíngnánróng

    【解释】即使有原因不得也杀害了人,可以宽恕,但法理不容,法不容情。

  • zhàzhīxīnshòuyòngzhàpínnángǎijiùjiāfēng

    【解释】一下子富起来,不知该如何享用;而突然贫困下去,却很难改变原有的享受习惯。

  • zuòshàngchángmǎnzūnzhōngjiǔkōng

    【解释】指家道富足,高朋满座,酒食充裕。

  • lòugèngzāoliánxíngchuányòutóufēng

    【解释】本来情况就不好,结果祸不单行,各种困难重叠而来。

  • sǔnyīnluòtuòfāngchéngzhúwèibēnshǐhuàlóng

    【解释】笋因为掉下一层层皮才成为竹子,鱼正因为有了奔波经历才有了成龙的机会。

  • deshàoniánzhúkànkànyòushìbáitóuwēng

    【解释】至今常记起少年骑竹码的情景,但转眼头发已经白了。意指时间过得非常快。

  • shēngdàozéichūpínqióng

    【解释】懂礼义的人多出自富裕之家,盗贼多是由于贫困而产生。

  • tiānshàngzhòngxīngjiēgǒngběishìjiānshuǐcháodōng

    【解释】天上的星星都环绕着北斗星,世界上的所有河流最后都要归于大海。

  • jūnziānpíngrénzhīmìng

    【解释】君子多是能安分守己的,通情达理的人一般知晓天命。

  • zhōngyáněrxíngliángyàokǒubìng

    【解释】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一个人的行动,良药虽然苦口却能治病。

  • shùntiānzhěcúntiānzhěwáng

    【解释】一切遵从天命的人会过得很好,反之就会无法生存下去。

  • rénwéicáiniǎowèishíwáng

    【解释】人一辈子就是为了挣钱,鸟一生就是为了觅食。

  • xiānghǎoqínshēnghuáng

    【解释】夫妻之间的和睦应该象琴瑟笙簧那样配合密切。

  • yǒuérpínjiǔcháng

    【解释】有了儿子,贫穷不会长久,没有儿子富了也不长久。

  • shànshòu寿lǎoèzǎowáng

    【解释】常怀善念做好事的天长地久寿命长,干尽坏事的人多行不利必自毙、必短命、必早亡。

  • shuǎngkǒushíduōpiānzuòyàokuàixīnshìguòkǒngshēngyāng

    【解释】爽口的食物吃得多容易生病,高兴过头了容易遭殃,指做需适度。

  • guìdìngyàoānběnfènpínqióngwǎngliang

    【解释】富贵之人一定要安于本分,贫困的人不必枉费心机。

  • rénchuánbǎirénchuánshí

    【解释】一个人说假话,但经过许多人这么一传,便成真的一样了。指以讹传讹,信以为真。这样做害人害己。

  • shìshìmíngjìngqiánchéngàn

    【解释】指眼前的事一切都十分清楚,但以后的前程却一片黑暗。意

  • guāngyīnhuángjīnnánmǎishìguò

    【解释】黄金难买光阴,人生如世间过客。形容人生短暂,应万分珍惜。

  • liángtiánwànqīngshíshēng

    【解释】家有良田万亩,每天也不过吃一升。

  • shàqiānjiānmiánchǐ

    【解释】即使有大厦千间,而一个人有八尺的地方就足够睡觉了。

  • qiānjīngwàndiǎnxiàowèixiān

    【解释】不管有什么样的经典,忠孝仁义都是首要的。

  • gōngménjiǔniútuōchū

    【解释】人一旦进了官署,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 ménkāiyǒuqiánjìnlái

    【解释】告状、打官司,不管有理没理,没有钱通融就不要去了。

  • cóngshēngpínyīnsuànlái

    【解释】要想富必须会计划,贫穷都是因为没有计划。

  • jiāzhōngcáiguāncóngchǔlái

    【解释】家里没有有才能的人,官位怎么可能到来呢?

  • wànshìyóurénjiàoshēngdōushìmìngānpái

    【解释】什么事都不用人去过多考虑,一辈子都由命运来安排。(唯心观念)

  • xíngmànxíngqiánchéngzhǐyǒuduōshǎo

    【解释】人一辈子的前程早就定好了的,急行慢行都一样。

  • rénjiāntiānwénruòléiànshìkuīxīnshéndiàn

    【解释】背后私论是非长短,人不知、天却知,字字如雷贯耳;暗地里做亏心事,神灵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丝毫不漏。

  • háozhīèquànrénzuòháozhīshànrénfāngbiàn便

    【解释】一点坏事,也不要作;一点好事,却能给人带来好处和方便,要努力为之。

  • rénshìhuòráorénshì

    【解释】伤害人会带来灾祸,宽恕人却能给人带来福分。

  • tiānyǎnhuīhuībàoyìngshèn

    【解释】天道广阔,但对恶人的报应却很快。

  • shèngxiányánshénqīnguǐ

    【解释】圣人的名言,鬼神都敬重服气,我们更应该信服。

百家姓

周兴嗣 著

《百家姓》是中华姓氏的蒙学识字书籍,采用四言韵句,对不同的姓氏进行了排列,句句押韵。全篇504个姓氏,占流传至今还在使用的三千个姓氏的六分之一,但是已经包含了大部分人口的姓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百家姓《单姓》

百家姓《复姓》

千字文

周兴嗣 著

《千字文》出自南朝才人周兴嗣,全文由完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组成,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伦理、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历史上综合性启蒙教育读物的开山之作。

《千字文》

  • tiānxuánhuángzhòuhónghuāngyuèyíngchénxiù宿lièzhāng

    【解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 hánláishǔwǎngqiūshōudōngcángrùnchéngsuìtiáoyáng

    【解释】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 yúnténgzhìjiéwéishuāngjīnshēngshuǐchūkūngāng

    【解释】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 jiànhàoquèzhūchēngguāngguǒzhēnnàicàizhòngjièjiāng

    【解释】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 hǎixiándànlínqiánxiánglóngshīhuǒniǎoguānrénhuáng

    【解释】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 shǐzhìwénnǎishangtuīwèiràngguóyǒutáotáng

    【解释】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 diàomínzuìzhōuyīntāngzuòcháowèndàochuígǒngpíngzhāng

    【解释】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 àishǒuchénróngqiāngxiáěrshuàibīnguīwáng

    【解释】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 míngfèngzàishùbáishíchánghuàbèicǎolàiwànfāng

    【解释】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 gàishēnchanggōngwéiyǎnggǎnhuǐshāng

    【解释】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 zhēnjiénánxiàocáiliángzhīguògǎinéngwàng

    【解释】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 wǎngtánduǎnshìchángxìnshǐ使nánliáng

    【解释】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 bēirǎnshīzàngāoyángjǐngxíngwéixiánniànzuòshèng

    【解释】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要仰慕圣贤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 jiànmíngxíngduānbiǎozhèngkōngchuánshēngtángtīng

    【解释】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 huòyīnèyuánshànqìngchǐfēibǎocùnyīnshìjìng

    【解释】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而即使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 shìjūnyuēyánjìngxiàodāngjiézhōngjìnmìng

    【解释】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 línshēnxīngwēnqìnglánxīnsōngzhīshèng

    【解释】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松柏那样的茂盛。

  • chuānliúyuānchéngyìngróngzhǐruòyánāndìng

    【解释】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 chūchéngměishènzhōnglìngróngsuǒshènjìng

    【解释】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这是一生荣誉的事业的基础,有此根基,发展就没有止境。

  • xuéyōudēngshìshèzhícóngzhèngcúngāntángéryǒng

    【解释】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行使职权参加国政。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 yuèshūguìjiànbiézūnbēishàngxiàchàngsuí

    【解释】音乐要根据人们身分的贵贱而有所不同,礼节要根据人们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上下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 wàishòuxùnfèngzhūshūyóuér

    【解释】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 kǒnghuái怀xiōngtóngliánzhījiāoyǒutóufènqiēzhēnguī

    【解释】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 rényǐnzàojiéliántuì退diānpèifēikuī

    【解释】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 xìngjìngqíngxīndòngshénshǒuzhēnzhìmǎnzhú

    【解释】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善性就会转移改变。

  • jiānchícāohǎojuéhuáxiàdōng西èrjīng

    【解释】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中国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 bèimángmiànluòwèijīnggōngdiàn殿pánlóuguànfēijīng

    【解释】洛阳北靠邙山,面临洛水;长安北横渭水,远据泾河。宫殿回环曲折,楼台宫阙凌空欲飞,使人心惊。

  • xiěqínshòuhuàcǎixiānlíngbǐngshèpángjiǎzhàngduìyíng

    【解释】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 yánshèchuīshēngshēngjiēbiànzhuànxīng

    【解释】宫殿里摆着酒席,弹琴吹笙一片欢腾。官员们上下台阶互相祝酒,珠帽转动,像满天的星斗。

  • yòutōngguǎng广nèizuǒchéngmíngféndiǎnqúnyīng

    【解释】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 gǎo稿zhōngshūjīngluójiàngxiàngxiáhuáiqīng

    【解释】里边有杜度草书的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有从汲(jí)县魏安厘王冢(zhōng)中发现掘出来的漆写古书,以及汉代鲁恭王在曲阜(fù)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文经书。宫延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 fēngxiànjiāqiānbīnggāoguānpéiniǎnzhènyīng

    【解释】他们每家都有八县以上的封地,还有上千名的侍卫武装。戴着高大帽子的官员们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 shìchǐchējiàféiqīnggōngmàoshíbēimíng

    【解释】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 pányǐnzuǒshíāhéngyǎnzháiwēidànshúyíng

    【解释】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 huángōngkuāngruòqīnghuíhànhuìyuègǎndīng

    【解释】齐桓公匡正天下诸侯,都打着“帮助弱小”、“拯救危亡”的旗号。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 jùnduōshìshíníngjìnchǔgēngzhàowèikùnhéng

    【解释】贤才的勤奋谨慎,换来了百官的各安其位。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 jiǎmièguójiànhuìméngzūnyuēhánfánxíng

    【解释】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

  • jiǎnyòngjūnzuìjīngxuānwēishāchídānqīng

    【解释】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

  • jiǔzhōubǎijùnqínbìngyuèzōngtàidàishànzhǔyúntíng

    【解释】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五岳以泰山为尊,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 yànménsàitiánchìchéngkūnchíjiéshídòngtíng

    【解释】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 kuàngyuǎnmiánmiǎoyánxiùyǎomíngzhìběnnóngjià

    【解释】中国的土地辽阔遥远,没有穷极,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把农业作为治国的根本,一定要做好播种与收获。

  • chùzǎinánshǔshuìshúgòngxīnquànshǎngchùzhì

    【解释】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种植着小米和黄米。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庄稼种得好的受到表彰和赏赐,种得不好的就要受到处罚。

  • mèngdūnshǐbǐngzhíshùzhōngyōngláoqiānjǐnchì

    【解释】孟子崇尚朴素,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必须勤劳谦逊,谨慎检点,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 língyīnchájiànmàobiànjuéjiāyóu

    【解释】听人说话要审察其中的道理,看人容貌要看出他的心情。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 xǐnggōngjièchǒngzēngkàngdàijìnchǐlíngāoxìng

    【解释】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如果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就退隐山林,还可以幸免于祸。

  • liǎngshūjiànjiěshuísuǒxiánchùchénliáo

    【解释】汉代疏广、疏受叔侄见机归隐,有谁逼迫他们辞去官职呢?离君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 qiúxúnlùnsànxiāoyáoxīnzòulèiqiǎnxièhuānzhāo

    【解释】探求古人古事,读点至理名言,就可以排除杂念,自在逍遥。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 deyuánmǎngchōutiáowǎncuìtóngzǎodiāo

    【解释】池塘中的荷花开得多么鲜艳,园林内的青草抽出嫩芽。到了冬天枇杷叶子还是绿的,梧桐一到秋天叶子就凋了。

  • chéngēnwěiluòpiāoyáoyóukūnyùnlíngjiàngxiāo

    【解释】老树根蜿蜒曲折,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只有远游的鲲鹏独立翱翔,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 dānwánshìnángxiāngyóuyōuwèizhǔěryuánqiáng

    【解释】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全是书袋和书籍。换了轻便的车子要注意危险,说话要防止隔墙有耳。

  • shàncānfànshìkǒuchōngchángbǎopēngzǎiyànzāokāng

    【解释】平时的饭菜,要适合口味,让人吃得饱。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 qīnjiùlǎoshàoliángqièfǎngshìjīnwéifáng

    【解释】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 wánshànyuánxiéyínzhúwěihuángzhòumiánmèilánsǔnxiàngchuáng

    【解释】圆圆的绢扇洁白素雅,白白的蜡烛明亮辉煌。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 xiánjiǔyànjiēbēishāngjiǎoshǒudùnyuèqiěkāng

    【解释】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 hòuzhēngchángsǎngzàibàisǒngkǒnghuáng

    【解释】子孙一代一代传续,四时祭祀不能懈怠。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 jiāndiéjiǎnyàoshěnxiángháigòuxiǎngzhíyuànliáng

    【解释】给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要审慎周详。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有风把它吹凉。

  • luóhàiyuèchāoxiāngzhūzhǎnzéidàohuòpànwáng

    【解释】家里有了灾祸,连驴子、骡子,大小牲口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官府诛杀盗贼,捕获叛乱分子和亡命之徒。

  • shèliáowánqínruǎnxiàotiánlúnzhǐjūnqiǎoréndiào

    【解释】吕布善于射箭,宜僚善玩弹丸,嵇康善于弹琴,阮籍善于撮口长啸。蒙恬制造了毛笔,蔡伦发明了造纸,马钧发明了水车,任公子善于钓鱼。

  • shìfēnbìngjiējiāmiàomáoshīshū姿gōngpínyánxiào

    【解释】他们或者善于为人解决纠纷,或者善于发明创造有利于社会,这些都非常巧妙。毛嫱、西施,姿容姣美,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 niánshǐměicuīhuīlǎngyàoxuánxuánhuìhuánzhào

    【解释】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 zhǐxīnxiūyǒngsuíshàoyǐnlǐngyǎnglángmiào

    【解释】顺应自然,修德积福,永远平安,多么美好。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一举一动都象在神圣的庙宇中一样仪表庄重。

  • shùdàijīnzhuāngpáihuáizhāntiàolòuguǎwénméngděngqiào

    【解释】衣带穿着整齐端庄,举止从容,高瞻远瞩。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 wèizhùzhěyānzāi

    【解释】说到古书中的语助词嘛,那就是“焉”、“哉”、“乎”、“也”了。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

· 《第一卷》

· 《第二卷》

· 《第三卷》

· 《第四卷》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均被列为中华传统蒙学经典。《弟子规》为清代李毓秀所作,是依据孔子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弟子规》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圣贤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

《弟子规》

  • guīshèngrénxùnshǒuxiàojǐnxìn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 fànàizhòngérqīnrényǒuxuéwén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 yīnghuǎnmìngxínglǎn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 jiàojìngtīngshùnchéng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 dōngwēnxiàqìngchénshěnghūndìng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 chūgàofǎnmiànyǒuchángbiàn

    【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 shìsuīxiǎoshànwèigǒushànwèidàokuī

    【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 suīxiǎocánggǒucángqīnxīnshāng

    【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 qīnsuǒhǎowèiqīnsuǒèjǐnwèi

    【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 shēnyǒushāngqīnyōuyǒushāngqīnxiū

    【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 qīnàixiàonánqīnzēngxiàofāngxián

    【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 qīnyǒuguòjiànshǐ使gèngróushēng

    【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 jiànyuèjiànhàosuíyuàn

    【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 qīnyǒuyàoxiānchángzhòushìchuáng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 sàngsānniánchángbēiyānchǔbiànjiǔròujué

    【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 sàngjìnjìnchéngshìzhěshìshēng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 xiōngdàoyǒudàogōngxiōngxiàozàizhōng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 cáiqīngyuànshēngyánrěnfèn忿mǐn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 huòyǐnshíhuòzuòzǒuzhǎngzhěxiānyòuzhěhòu

    【解释】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 chángréndàijiàorénzàidào

    【解释】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 chēngzūnchángmíngduìzūnchángxiànnéng

    【解释】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 chángchángyántuì退gōng

    【解释】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 xiàchéngxiàchēguòyóudàibǎi

    【解释】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 zhǎngzhěyòuzuòzhǎngzhězuòmìngnǎizuò

    【解释】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 zūnchángqiánshēngyàowénquèfēi

    【解释】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 jìntuì退chíwènduìshì

    【解释】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 shìzhūshìshìzhūxiōngshìxiōng

    【解释】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 cháozǎomiánchílǎozhìshí

    【解释】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 chénguànjiānshùkǒubiàn便niàohuízhéjìngshǒu

    【解释】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 guànzhèngniǔjiéjǐnqiē

    【解释】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 zhìguànyǒudìngwèiluàndùnzhìhuì

    【解释】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 guìjiéguìhuáshàngxúnfènxiàchēngjiā

    【解释】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 duìyǐnshíjiǎnshíshìguò

    【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 niánfāngshǎoyǐnjiǔyǐnjiǔzuìzuìwèichǒu

    【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 cóngróngduānzhèngshēnyuánbàigōngjìng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 jiànyáo

    【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 huǎnjiēliányǒushēngkuānzhuǎnwānchùléng

    【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 zhízhíyíngshìyǒurén

    【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 shìmángmángduōcuòwèinánqīnglüè

    【解释】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 dòunàochǎngjuéjìnxiéshìjuéwèn

    【解释】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 jiāngménwènshúcúnjiāngshàngtángshēngyáng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 rénwènshuíduìmíngfēnmíng

    【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 yòngrénmíngqiútǎngwènwèitōu

    【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 jièrénshíháihòuyǒujiènán

    【解释】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 fánchūyánxìnwèixiānzhàwàngyān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 huàshuōduōshǎowéishìnìngqiǎo

    【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 jiānqiǎohuìshìjǐngqiējièzhī

    【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 jiànwèizhēnqīngyánzhīwèideqīngchuán

    【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 shìfēiqīngnuògǒuqīngnuòjìntuì退cuò

    【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 fándàozhòngqiěshū

    【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 shuōchángshuōduǎnguānxiánguǎn

    【解释】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 jiànrénshànzòngyuǎnjiàn

    【解释】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 jiànrénènèixǐngyǒugǎijiājǐng

    【解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 wéixuéwéicáiréndāng

    【解释】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

  • ruòfuruòyǐnshírénshēng

    【解释】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

  • wénguòwénsǔnyǒuláiyǒuquè

    【解释】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 wénkǒngwénguòxīnzhíliàngshìjiànxiàngqīn

    【解释】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 xīnfēimíngwèicuòyǒuxīnfēimíngwèiè

    【解释】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 guònénggǎiguītǎngyǎnshìzēng

    【解释】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 fánshìrénjiēàitiāntóngtóngzài

    【解释】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 xínggāozhěmínggāorénsuǒzhòngfēimàogāo

    【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 cáizhěwàngrénsuǒfēiyán

    【解释】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 yǒunéngrénsuǒnéngqīng

    【解释】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 chǎnjiāopínyànxīn

    【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 rénxiánshìjiǎorénānhuàrǎo

    【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 rényǒuduǎnqièjiērényǒuqièshuō

    【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

  • dàorénshànshìshànrénzhīzhīmiǎn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 yángrénèshìèzhīshènhuòqiězuò

    【解释】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 shànxiāngquànjiējiànguòguīdàoliǎngkuī

    【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 fánguìfēnxiǎoduōshǎo

    【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 jiāngjiārénxiānwèn

    【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 ēnbàoyuànwàngbàoyuànduǎnbàoēncháng

    【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 dàishēnguìduānsuīguìduānérkuān

    【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 shìrénxīnránrénfāngyán

    【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 tóngshìrénlèiliúzhòngrénzhě

    【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

  • guǒrénzhěrénduōwèiyánhuìmèi

    【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

  • néngqīnrénxiànhǎojìnguòshǎo

    【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 qīnrénxiànhàixiǎorénjìnbǎishìhuài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 xíngdànxuéwénchánghuáchéngrén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 dànxíngxuéwénrènjiànmèizhēn

    【解释】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

  • shūyǒusāndàoxīnyǎnkǒuxìnjiēyào

    【解释】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 fāngwèizhōng

    【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 kuānwéixiànjǐnyònggōnggōngdàozhìsāitōng

    【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 xīnyǒusuízhájiùrénwènqiúquè

    【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 fángshìqīngqiángjìngànjiéyànzhèng

    【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 piānxīnduānjìngxīnxiānbìng

    【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 lièdiǎnyǒudìngchùkànhuányuánchù

    【解释】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 suīyǒujuǎnshùyǒuquēhuàijiùzhī

    【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

  • fēishèngshūpíngshìcōngmínghuàixīnzhì

    【解释】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 bàoshèngxiánxùnzhì

    【解释】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朱子家训

朱柏庐 著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06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第一章《整家》

  • míngsǎotíngchúyàonèiwàizhěngjiéhūnbiàn便guānsuǒménqīnjiǎndiǎn

    【解释】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 zhōufàndāngláichùbànbànhéngniànwéijiān

    【解释】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 wèiérchóumóulínérjuéjǐng

    【解释】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 fèngjiǎnyuēyànqièliúlián

    【解释】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 zhìérjiéfǒushèngjīnyǐnshíyuēérjīngyuánshūzhēnxiū

    【解释】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 yínghuámóuliángtián

    【解释】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第二章《读书》

  • sānliùshíyíndàozhīméiměiqièjiāofēiguīfángzhī

    【解释】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 tóngyòngjùnměiqièqièyànzhuāng

    【解释】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 zōngsuīyuǎnchéngsūnsuījīngshū

    【解释】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 shēnzhìpiáojiàoyàoyǒufāng

    【解释】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 tānwàizhīcáiyǐnguòliàngzhījiǔ

    【解释】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第三章《文家》

  • jiāntiāomàozhànbiàn便jiànpínqīnlínjiāwēn

    【解释】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 chéngjiājiǔxiǎnglúnchángguāichuǎn,,jiànxiāowáng

    【解释】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 xiōngshūzhífēnduōrùnguǎzhǎngyòunèiwàiyán

    【解释】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 tīngyánguāiròushìzhàngzhòngcáibáochéngrén

    【解释】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 jiàjiā婿suǒzhòngpìnqiúshūhòulián

    【解释】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第四章《富家兴业》

  • jiànguìérshēngchǎnróngzhězuìchǐpínqióngérzuòjiāotàizhějiànshèn

    【解释】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 jiājièzhēngsòngsòngzhōngxiōngchǔshìjièduōyányánduōshī

    【解释】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 shìshìérlíngguǎtānkǒuérshāshēngqín

    【解释】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 guāishìhuǐduōtuíduògānjiādàonánchéng

    【解释】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 xiáèshàojiǔshòuléizhìlǎochéngxiāng

    【解释】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 qīngtīngyánānzhīfēirénzhīzèn??dāngrěnnàisānyīnshìxiāngzhēngyānzhīfēizhīshìpíngxīnànxiǎng

    【解释】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 shīhuìniànshòuēnwàng

    【解释】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 fánshìdāngliúzàiwǎng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 rényǒuqìngshēngxīnrényǒuhuòhuànshēngxìngxīn

    【解释】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 shànrénjiànshìzhēnshànèkǒngrénzhībiàn便shìè

    【解释】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 jiànéryínxīnbàozàiyuànéryòngànjiànhuòyánsūn

    【解释】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第五章《总结》

  • jiāménshùnsuīyōngsūnyǒuhuānguózǎowánnángtuózhì

    【解释】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 shūzhìzàishèngxiánfēiwèiguānxīncúnjūnguóshēnjiā

    【解释】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 shǒufènānmìngshùnshítīngtiān

    【解释】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 wéirénruòshùjìnyān

    【解释】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著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

唐诗三百首

孙洙 著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

· 《五言绝句》

· 《七言绝句》

· 《五言律诗》

· 《七言律诗》

· 《五言古诗》

· 《七言古诗》

· 《乐府》

宋词三百首

朱孝臧 著

《宋词三百首》,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

· 《卷一·唐五代词》

· 《卷二·唐五代词》

· 《卷三·北宋词》

· 《卷四·北宋词》

· 《卷五·北宋词》

· 《卷六·北宋词》

· 《卷七·南宋词》

· 《卷八·南宋词》

· 《卷九·南宋词》

· 《卷十·南宋词》


千古奇文《破窑赋》

吕蒙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他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

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引述历史上大量的事实,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落,如今读来,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与大家共赏。


【原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及鸟。马有千里之程,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鼓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凭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穷,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译文】


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云变幻,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之遥,但没有人驾驭也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孔子的文章写得超过世人却被围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机会。

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善良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来只是普通百姓,萧何也只是县吏。晏子的身高不到五尺,却被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住在茅草屋里,却能担当蜀国的军师。

项羽虽然强大,却兵败而自刎乌江;刘邦虽然弱小,最终取得了国家政权。汉将李广虽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获得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有的人先富裕后贫穷,也有人老年富裕少年衰落。满腹锦绣文章,直到老年还没有考上功名;才疏学浅的人,可能很年轻就金榜题名。皇帝的妃娥在动乱中可能沦为妾妓,风流的妓女,时来运转也能做贵夫人。青春美丽的女子嫁了愚蠢的丈夫,俊秀的青年倒找了丑陋的妻子。

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于小人。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和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疾风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以前,我在洛阳,白天到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寒冷的窑洞里。所穿衣服不能避寒,吃的粥饭抵御不了饥饿。

上等人憎恨我,下等人讨厌我,都说我卑贱,是我没有机遇啊。现在我入朝为官,官职做到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地位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拥有管理百官的权利,有惩罚卑鄙悭吝官员的权力。

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所以人活在世上,居富贵不能尽情享用,处贫贱也不要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吧!

《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

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的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中国人做人的文化”!

破窑赋

吕蒙正(存疑) 〔宋代〕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版本二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气阴晴不定,变幻莫测;人的一生也会面临各种问题,难以预料会有什么灾祸。蜈蚣有很多只脚,可是它的爬行速度却不如没有脚的蛇。家养的鸡也有两只翅膀,却不能像乌鸦那般高飞。好马可以驰骋千里,但是没有人驾驭是不能来回的。每个人都有远大的志向,但是没有机会是无法飞黄腾达的。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孔子的文章写得超过世人,但是却被围困于陈国;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机会。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尧、舜虽然英明圣贤,却生下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昧,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来只是一介平民,萧何也只是个县吏。晏子的身高不到五尺,却被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住在茅草屋中,却能担当蜀国的军师。项羽虽然强大,却落得个兵败自刎乌江的下场;刘邦虽然弱小,最终掌管天下江山。汉将李广虽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能够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有的人先贫穷后富裕,也有人老年壮志少年衰落。满腹锦绣文章,直到头发花白还没有考上功名;才疏学浅的人,可能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皇城深宫中的妃娥在动乱中可能沦为妾妓,风流的妓女,时来运转也能做贵夫人。青春美丽的女子嫁了愚蠢的丈夫,俊秀的青年反倒找了丑陋的妻子。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居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谨守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摆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波涛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以前,我寄居在洛阳的时候,白天去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破败的窑洞里。所穿衣服无法完全遮蔽身体,吃的粥饭也抵御不了饥饿。上等人憎恨我,下等人讨厌我,人人都说我卑贱,只是我还没有机遇啊。现在我入朝为官,官职做到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地位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拥有管理百官的权利,有惩罚卑鄙悭吝官员的权力。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哎!所以人活在世上,发达富贵的时候不能只图享受,贫贱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吧!

注释
翼:翅膀。
盖:语气助词,不翻译。
闻:听说。
淫:过度;无节制。
移:改变;动摇。
厄于:受困。
不肖:一般指不孝顺。
愚顽:愚昧而顽固。
满腹文章:一肚子的学问和文章。比喻很有才华。
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乍富:突然变得富贵。
寓居: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
觞:酒杯。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赏析

  《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吕蒙正寻求的是他的听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破窑赋》真伪,有三篇其中哪篇是吕蒙正所作?

简而言之,哪篇都不是吕蒙正写的。要从版本学的角度来说说《破窑赋》的真伪问题。

一、明·寒窑碑 《文穆公贫贱赋》

“寒窑碑”位于吕蒙正的故里——洛阳市

伊滨区佃庄镇相公庄村,被半埋在所谓的吕蒙正“寒窑”遗迹内。碑高3.5米,宽82厘米,立于“明崇祯甲戌年春日”(1634年),立碑者为吕蒙正的二十二代嫡孙、鸿胪寺主簿吕子立。

吕蒙正故里的“寒窑”,“寒窑碑”是立在寒窑里的那块碑,小红书借用图

“寒窑碑”上半部分刻有吕蒙正的立像以及两首诗,下半部左侧分刻有吕子立写的序:

“……贫贱一赋谨识于(上“土”下“尺”),以申孝思,以垂不朽云”。

右侧则刻有《贫贱赋》全文:

蜈蚣百足,不及蛇行;鸡虽有翅,不及鸦飞;马有千里之程,无人而不能自往;人有百般妙计,非运而不能自通。吾昔居洛阳,朝游陋巷,暮宿破窑。思衣而不能遮其体,思食而不能充其饥。道吾贫也,非吾而不能为也。乃时也,运也,命也。吾今居于龙堂
,官封一品,位出三公,〇身于一人之下,立职以万人之上。斩佞臣,〇百(亻了),思衣而有绮罗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简吾贵也,非吾所能为也,乃时也,运也,命也。潜龙末遇,而藏身在鱼鳖之中;君子失时,〇手于小人之下。命运不通,被愚人之所陷,时若未至,遭小辈而相欺,〇〇虽破,常存礼义于身;面带忧容,腹隐雄才之量。时间不利,且图守道安身,天若无私,必有荣〇之日。初贫者子,天然骨格风流;乍富小儿,不脱贫人之体。平生结交酒结心,不问相识浅与深。得金千两未〇贵,得人一语值千金。世上浮财暂时有,轮转岂能得长久,均看陌上多少人.富贵谁能〇〇守。
明北京鸿胪寺主簿厅主簿吕子立立石

(〇代表缺失字)

寒窑碑 《贫贱赋》其实并非是最早可见的“吕蒙正劝世文”,也大有可能并非吕蒙正所作,但却是最早获得吕蒙正后人认可的一个版本,也是唯一认可的版本,这个版本可能出现的最早,因此和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版本相去甚远。


二、明·程春宇

《士商类要》载《吕蒙正劝世文》

《士商类要》

程春宇,新安人,明朝万历年间徽商。他在晚年“倦游税驾”后,创作了《士商类要》,为后辈的行商者指点迷津。《士商类要》于明天启六(1626)年由文林阁唐锦池刻印初版,主要记载行商的水路里程、经商事务、须知常识。

《士商类要》最后一卷则重点阐述商人的自我修养,便提到了《吕蒙正劝世文》:

天地有常运,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君子有常德,小人有常情。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国有宝,正直忠良。家有宝,孝子顺孙。合天道,则天府鉴应。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填。天地和而万物生。地道和而万物享。父子和而家有庆。兄弟和而家不分。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防周而复始。
予昔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予曰:非贱也,乃时也,命也,运也。余后登科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罗绮千箱,思食则有珍馐百味,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堕镫,入则佳人捧袂持觥,廪有余粟,库有余资,人皆仰羡,皆言予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命也,运也。
于是蜈蚣有足,行不及蛇。稚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能,无人而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无运而不能自达。故为此以劝世也。

《吕蒙正劝世文》是目前个人发现的最早版本的《破窑赋》,出版时间还稍早于“寒窑碑《贫贱赋》”,由此可见此文至少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出现。而且题主提到的第二种《破窑赋》,其实就是顺着《吕蒙正劝世文》的思路延续发展出来下来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文章肯定不是吕蒙正写的。因为时代稍晚于吕蒙正的北宋学者邵雍的诗集的宋刻本中就有一首《有常吟》,全文如下:

天地有常运,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君子有常德,小人常情。

邵雍当然不可能改个字就敢说“这是我写的”,而在《吕蒙正劝世文》中则是“小人有常情”,不知是有意无意,反正完全把邵雍的创作意图给否定了……

无论是“寒窑碑《贫贱赋》”还是《吕蒙正劝世文》,这两种早期版本的《破窑赋》中,都没有后世罗列“孔子、姜太公、韩信”之类的人物事例,而在列举“蜈蚣腿”、“鸡翅膀”、“千里马”,以及吕蒙正发家前后情形时相对一致,很可能《吕蒙正劝世文》是根据原先在民间流传且传播不广的《贫贱赋》提纯改写出来的。

不过,《士商类要》版本的《吕蒙正劝世文》并非是最早版本的,因为后世流传的《破窑赋》中的一些字词其实和《贫贱赋》一致。因此《吕蒙正劝世文》应该有更早的版本,并且在底层文人、私塾学生的传播中不断被改写,《士商类要》记载的版本只是这些改写中的一种。


三、清·陈细怪《时运赋》

陈璞

(1812-1874),外号“细怪”,是清末湖北蕲春县人,为鄂东著名机智传奇人物。他流传下来的文章不多,其中有一篇《时运赋》如下:

盖曰:蜈蚣百足,行莫如蛇;雉鸡二翅,飞不及鸟。马有千里之程,非人力而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而不能自通。尧王虽圣,却生不肖之子;瞽叟虽顽,反生大孝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不满五尺,封为齐国贤臣;诸葛手无缚鸡力,拜为汉室军师;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怀安邦之志,一生不遇;汉王柔弱,而有万里之山河;项王虽霸,难免乌江之自刎;伍员乞食于吴市,韩信受辱于胯下。王翦收赵,统百万之雄兵,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先富而后贫。秦楼妓女,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姣娥,运退反为娼妓。冬天避冷,废尽炉中之火;夏日求瓜,失手落于墙下。思衣不能遮其身,思食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之贱也!时也,运也,命也!
设若官居极品,位登三台,躬身于一人之下,列职于万人之上,思衣则有绫绸千箱,思食则有珍馐百味,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家仆侍奉,登车有壮士执鞭,入室有佳人临则。上人趋,下人羡,人道我之贵也!非贵也,亦乃时也,运也,命也!

这个所谓的陈细怪版本的《时运赋》,与作者提供的“版本三”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实很明显就是改自早于《士商类要》版本的《吕蒙正劝世文》的衍生作品。

很可能在清朝早中期就已经有人在《吕蒙正劝世文》中暴力塞入大量不恰当事例,比如“张良原是布衣”(张开地:我这丞相白干了),“王翦收赵……死于阴人之手”(王离:我爷爷的田地美宅白要了),有人在传抄的过程中读出问题,然后进行修改,结果改来改去出现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版本。


四、清末民初

《岭南即事》《蒙正词》

《改良岭南即事》中的蒙正词

《岭南即事》《岭南即事杂咏》《改良岭南即事》等是清光绪年间到民国时代,在各地出版的一系列收录广东流传的诗词曲赋的“游戏文章文集”,其中收录有一篇《蒙正词》,内容如下:

人生否泰,皆在阴阳之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夫子亦厄于蔡陈
;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为凶暴之徒?盗跖年长,未是贤良之辈。尧舜虽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嚚,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丞相,买臣五十得公卿。晏婴身短六尺,封为齐相贤臣;韩信力无缚鸡,身为汉朝将帅。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食;及至亨通,却受三齐之印。赵双燕
统万邦之雄兵,一旦失时却死于阴人之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未遇。上古圣贤,不能掌阴阳之数;今将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多生贫贱之家;草履麻鞋,却长侯门之首。有先贫贱而后富贵,有先少壮而后老衰,人生何常。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青春美女,反招愚俗之夫;俊秀才郎,却配丑陋之妇。五男二女,到老一子全无;万贯千金,至死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满腹文章,到老不遇。先贫贱而后富贵者,皆由运蹇时乖。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人不得时,运数不通。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若无八字根基,个个为卿为相,贫贱富贵之由,命亦招焉。运寿穷通,亦命之所至也。
盖天地有常运,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小人有常情。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米谷金银;国有宝,正直忠臣;家有宝,子孝孙贤。合天道,则天府鉴;合地道,则地府消;合人道,则万民和。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道和,而万事亨,地道和,而万物生;父子和,而家道齐,兄弟和,而义不分。有势不可恃,贫贱不可欺。世事翻来覆往,虽防周而复始。且看当日吕蒙正:昔居洛阳之时,朝投僧舍,夜宿破窑;稀粥不能充其饥,布衣不能遮其体。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予之贱也。予则曰:“非贱也,乃时也,命也,运也。及予登科第,入中书,官居极品,位至三公,有斩佞臣之剑,有击百僚之杖;出则武士跟随,入则佳人捧袂;思衣则绮罗千箱,思食则珍馐百味;库有余资,廪有余粟;斯时则人皆仰羡,又言予之贵也,予又曰:非贵也,实时也,命也,运也。是以蜈蚣多足,不及蛇行;鸡虽有翅,不如鸟飞;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壮志,无运不能自达。
评:意足词圆,颂可百回,殊令人石榴诏下拜也。(王雪)

这个版本其实现在仍旧可以在网上轻易搜到,算是第四个版本。

《岭南即事》版有个非常好笑的错误是“赵双燕统万邦之雄兵,一旦失时却死于阴人之手”,我想了半天“赵双燕”是什么广东名人,后来发现应该是接着前面韩信“〇赵〇燕”(比如平赵吓燕)的事迹,结果印刷错误,然后再版的时候不断重复这个错误,比如1930年广益书局出版的《南国红豆楼戏墨》里还是“赵双燕”, 这个校书水平,我也是醉了……

《南国红豆楼戏墨》《蒙正词》


五、清末民初《增广贤文附吕蒙正劝世文》

《增广贤文附吕蒙正劝世文》大概出现于清末民初,这个版本的《劝世文》常常绑在《增广贤文》后面出现,应该是一种私塾的教书材料。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出版的《台湾民间教育文献选辑》中收录有《吕蒙正劝世文》,恰好绑在《增广昔时贤文》后面,这个版本就是题主提供的“版本二”,非常特别之处就是加入了一大段《史记》中记载的苏秦的事迹,不知道这个版本的改写者是不是对苏秦有特别的好感?

《增广贤文附吕蒙正劝世文》


六、小结

《破窑赋》的最早版本可能是吕蒙正子孙所记录的《贫贱赋》,但是由于不见于吕蒙正文集,不能确认《贫贱赋》是吕蒙正所作(可能是明朝中期左右吕家人拟先祖的口气创作出来激励子孙的)。

在明朝中后期有文人受到《贫贱赋》启发,改写了不含有历史人物事例的《吕蒙正劝世文》,然后作为“心灵鸡汤”随着行脚商人、私塾先生、学童而传播。

清朝早期或者中期,有个“文嚎”在《吕蒙正劝世文》中开始大量加入一些比较大众熟知的人物事迹(应该有“尧”、“瞽叟

”、“韩信”、“李广”、“冯唐”)作为论据,虽浅显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学童学习的“范文”,因此很快取代了没有事例的版本。但是此文举例和创作水平可能不敢恭维,因此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有文人对人物事例和作品的词句进行推敲修改,并且赋予《寒窑赋》、《破窑赋》、《时运赋》等名称,形成诸多的版本。

至于开头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破窑赋》,通过以上版本梳理可以发现,其出现的时间都很不乐观,可能最早的版本都在2000年后。看到这句话开头应该就觉得“又被骗了”。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welcome you